close
患者吳先生(中)與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芫宏(右)合影。記者林麒瑋/攝影 分享 facebook 60多歲吳先生是冠心病患者, 12年前做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,又因心跳紊亂,裝置「植入式心律去顫器」(ICD)。今年1月多因ICD發出警訊,毫無症狀的吳先生被當時協助植入的亞東醫院通知偵測到心肌缺氧,到院做心導管檢查後,發現除心臟自身的3條血管皆百分之百阻塞外,繞道手術接的3條血管中也有2條嚴重阻塞,其中1條幾乎快沒血流通過。經緊急處理,隔天就幸運順利出院。院方指出,這是台灣第一例透過「植入式心律去顫器」的遠端監測系統,對無症狀之心肌缺氧的病患及時發出警訊做處理的案例。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芫宏表示,還好在吳先生病發前就發現心血管阻塞問題,否則當病發後要救回機率相當低。吳先生說,當時醫師告知心跳有問題,但因為都沒任何感覺,所以想沒這麼嚴重,拖了1個月後才去醫院看診,起初也是相當無感,後來在血管裝氣球擴張及支架,才把堵塞的血管疏通,ICD也就沒再發出警訊。劉芫宏表示,ICD是一種植於胸前皮膚下治療心跳紊亂且心跳過快或心律不整的裝置,每天24小時運作,透過細導線將其與心臟相連,心臟送出電信號給ICD,當ICD偵測到心跳紊亂、心跳過快或心律不整時,會傳送電脈衝或電擊,幫助心跳恢復正常。劉芫宏說,冠狀動脈疾病簡稱冠心病,是心臟血管阻塞引起,供給心臟的血管冠狀動脈一但發生病變,就會導致心肌缺氧現象,最常見的心臟血管疾病包括胸痛、胸悶,有時會轉移到肩膀、手臂、頸部或下顎,有時會伴隨呼吸困難、冒冷汗,但有時則是毫無症狀。根據調查,冠心病跟年齡有高相關,年紀越大罹患比例越高,一般女性罹患平均年齡較男性晚7至10年,且男女得到冠心病比例約5比3,目前全台約有3、4千人裝設ICD。劉芫宏表示,冠心病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、高膽固醇血症、糖尿病、肥胖、抽煙、遺傳性疾病等,有這些危險因子卻沒有心肌缺氧等症狀,就是高危險群,有這些狀況者可藉著運動心電圖、電腦斷層掃描等發現。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芫宏介紹「植入式心律去顫器」(ICD)。記者林麒瑋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吳先生因裝設「植入式心律去顫器」(ICD),發出警訊,經檢查提早發現治療,現在康復定期回診。記者林麒瑋/攝影 分享 facebook 「植入式心律去顫器」(ICD)有接收器定時會將訊號透過雲端傳回醫院,讓醫師即時發現患者狀況。記者林麒瑋/攝影 分享 facebook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芫宏展示「植入式心律去顫器」(ICD)。記者林麒瑋/攝影 分享 facebook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